小学语文导学案《称象》
主 备:曾瑞清 审 核: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称、象、官”等13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要写“会写“再、象、 像”等六个生字。
2、我要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3、我要和家人(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
学习重点:通过故事,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学习难点: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
知识链接:1、曹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 王。
2、曹冲,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 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3、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州象和亚州象,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 吨重,雌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约5吨,仅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象的 鼻子粗大,但能拾取针等细小物件。象的听力很强,能听出森林中的各种声响,可以在5公里内听出水 的声音。
学具准备:脸盆 水 石子 模拟船及大象或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两学时
学习流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这个单元中,我认识了一只 乌鸦,它想办法 ;还认识聪明、果断的小朋友,名叫司马光,他 救了一位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称象》,独学课文,我要为自然段标序号,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
2、读《称象》,独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出有几种称象的方法,是谁提出来的,你认为这些方法如何。
达标练习:填表: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古时候曹操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和议论 的事。 |
称象的办法 |
是谁提出来的 |
办法如何 |
二、自学生字、新词,小组交流难点、疑点。
1、我要借助工具书或其它方法理解生词的意思,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小组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及自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
达标练习:
(1)我能认书中13个生字,我会注意“称、秤”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株、址是翘舌音。(生字卡片学生 轮读检测)
(2)我能在将“再、象”在田字格中正确漂亮地书写。我会注意“再和象”的笔顺。(学生在黑板上展示)
提高练习:我会填写量词。(部分小组在黑板上展示)
一( )大象 一( )柱子 一( )秤
一( )大船 一( )大树 一( )线
三、阅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小展示:组内轮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还不认识的字,指出纠正。
2、大展示:全班差异展示,师生共同纠正。
3、回到课题《称象》,思考,小组讨论:(1)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又高又大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习第二自然)
提高练习:照样子,填词,说话:
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又( )又( ), 。
达标练习:语文书91页,读读说说。
4、第三自然写了 种称象的办法,曹操 。
5、第四自然写了曹冲 办法?分 步进行?(引导学习第四自然段)
达标练习:按课文内空填空
曹冲称象的方法是:先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画( )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 ),装到船(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 )。这样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同桌对学)
四、动手实验,突破学习难点
1、我在家里按照课文第四段的顺序模型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
2、一小组演示“大象”如何上船,如何在船舷上画线,如何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有大象时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3、通过演示,再读课文,进一步感悟文字的意思。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在当时的情况下,曹冲称象的办法无疑是最好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呢。
2、课外收集的小朋友动脑筋故事,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
课后反思:
评论